时间: 2025-04-28 22: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18:56
词汇“弃远”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弃”和“远”组合而成的。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由于“弃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放弃远离的状态或关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讨论或哲学对话中。
由于“弃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弃”和“远”这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弃远”可能被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或变革时选择放弃和远离的行为,这可能与逃避现实或寻求新生活的愿望有关。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无奈或决绝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人们在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选择放弃和远离的情景。
由于“弃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弃远”来表达一种决绝的情感:
弃远旧梦,追寻新光,
在未知的路上,我独自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背对着熟悉的场景,走向远方的画面,带来一种离别和探索的视觉联想。音乐上,可能联想到一些悲伤或决绝的旋律。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弃远”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似的意义,例如英语中的“abandon far”或“leave behind”。
虽然“弃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能够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和行为,即在面对困难时选择放弃和远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行为。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