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0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06:04
后退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从当前位置向后方移动,或者在时间、顺序上回到更早的状态。它可以是物理上的移动,也可以是比喻意义上的倒退或撤退。
“后退”由“后”和“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后”指的是后面或后方,“退”则表示移动或撤回。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后退”。
在某些文化中,“后退”可能被视为一种消极的行为,表示失败或放弃。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被视为一种策略性的撤退,以便更好地准备或重新评估情况。
“后退”可能引起一种不安或恐惧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撤退或放弃有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带来一种解脱感,尤其是在需要重新评估或重新定位的时候。
在个人生活中,“后退”可能与某些决策或行动的回顾有关。例如,在职业发展中,有时候后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在诗歌中,“后退”可以用来创造一种时空的对比:
时光后退,记忆重现, 往昔的影子,在眼前徘徊。
在英语中,“后退”可以对应为“retreat”或“back off”。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词汇可能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和使用习惯。
“后退”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既可以描述物理动作,也可以表达比喻意义。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个词汇,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都有重要意义。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