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12:24
“垂头塌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鸟类因为疲惫或受伤而头部下垂,翅膀无力地垂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因为遭受打击或困境而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垂头塌翅”这个成语可能源自对自然界中鸟类行为的观察,后来被引申为描述人的心理状态。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就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人精神状态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鸟类常常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如自由、灵魂等。因此,用鸟类的状态来比喻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无助和绝望的情绪。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过朋友在遭遇重大挫折后变得垂头塌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周围人的支持,他们逐渐恢复了活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像那垂头塌翅的孤鸟,在风雨中寻找一丝温暖的光。”
想象一只受伤的鸟在雨中挣扎,翅膀无力地垂下,这种画面和雨滴的声音可以唤起人们对这个成语的深刻理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wn in the dumps”或“feeling blu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情绪状态。
“垂头塌翅”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刻反映。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交流中更加细腻和富有同情心。
君臣报国极矣,战力殚矣,尚能垂头塌翅求生于黄门哉!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塌】
因凹陷而倒塌。
【引证】
《广雅》-塌,堕也。 、 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天崩地塌壮士死。 、 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忽忆雨时秋井塌。
【组词】
塌岸、 房子塌了;倒塌、 塌翼
精神委顿 。
【引证】
陈琳《讨曹操檄文》-皆垂头塌翼,莫所凭恃。
【组词】
塌拉、 塌飒、 塌趿、 塌然、 塌塌撒撒、 塌翼、 塌飒
4.
【翅】
(形声。从羽,支声。本义:鸟类、昆虫的翅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翅,翼也。 、 《聊斋志异·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组词】
翅关、 翅趫、 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