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5 22:0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5 22:07:04
“后身”这个词汇在中文里有几个不同的含义:
“后身”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字面上的“后”指的是后面,而“身”指的是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包括了引申义。
在**的传统文化中,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有其象征意义。例如,“后身”可能象征着隐藏或不为人知的一面,这在文学和艺术中经常被用来表达深层的情感或思想。
“后身”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背影、离别或隐藏的情感。它可能唤起一种淡淡的忧伤或深沉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后身”可能与某次离别的场景相关联,比如看着某人离开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回忆。
在诗歌中,“后身”可以用来创造一种意境:
他的后身, 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 留下一地金黄的思念。
在英语中,“后身”可以对应为“back”或“rear”,但在表达组织或机构的前身时,通常使用“predecessor”。
“后身”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限于字面上的身体后部,还可以引申为历史前身或隐藏的一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类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