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7:47
后顾之患 字面意思是指在前进或处理当前事务时,担心或面临的来自后方的威胁或问题。基本含义是指在追求目标或解决眼前问题时,担心背后可能出现的隐患或不利因素。
后顾之患 源自汉语,其中“后顾”指的是回头看或考虑后面的事情,“患”则是指忧虑或问题。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未雨绸缪”和“防患于未然”,后顾之患** 体现了这种预防性思维。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提醒人们在追求进步时不忘考虑潜在的风险。
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忧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在追求目标时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它提醒人们在行动时要有全面的考虑,不可盲目乐观。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我做出重要决策时,我总会考虑可能的后顾之患,这帮助我更全面地评估风险,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前行的脚步虽坚定,心中却藏着后顾之患,如同夜幕下的阴影,提醒我未知的挑战。”
视觉上,后顾之患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不时回头看,担心背后有危险。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紧张的音乐,如悬疑电影中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ear guard threat" 或 "backlash concern",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担忧和预防的意味。
后顾之患 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提醒我们在行动时要考虑潜在的风险,也反映了人类对未知的普遍担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维。
卢文纪劝帝驻河桥,庚赞华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则契丹主有后顾之患,不能久驻汉地矣。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顾】
(形声。从页(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顾,环视也。 、 《史记·项羽本纪》-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 《诗·桧风·匪风》-顾瞻周道。 、 《诗·小雅·大东》-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 《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 《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 、 《世说新语·方正》-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战国策·燕策》-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组词】
顾瞻、 顾盼生辉、 顾返、 顾笑、 顾望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