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1:42
“撤退”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从当前的位置或状态中退出来,通常用于军事、政治或个人行为中。在军事上,它特指军队从战斗或占领的地区撤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撤退可以指任何形式的退缩或撤离。
“撤退”一词源自汉语,由“撤”和“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撤”有撤除、撤回的意思,“退”则表示后退或退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撤退”这一复合词,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退却行为。
在军事文化中,“撤退”常常与失败或困境联系在一起,但在某些情况下,明智的撤退可以被视为战略上的胜利。在社会层面,撤退有时被视为一种自我保护或重新评估的手段。
“撤退”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失败或逃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以象征着智慧和策略,如在商业竞争中的暂时撤退,以便重新集结资源。
在个人生活中,撤退可能意味着从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退出,或者从一项不再适合的职业中辞职。这种撤退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更好的未来。
在诗歌中,“撤退”可以被用来创造一种深沉的氛围,如:
在夜的深渊中,星辰撤退,
留下一片寂静的宇宙,
我的心,也随之撤退,
进入那无边的梦境。
视觉上,“撤退”可能让人联想到军队有序地从战场撤离的画面,或是夕阳下一个人孤独地离开的背影。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军队的号角声或是风吹过空旷战场的声音。
在英语中,“撤退”可以对应为“retreat”或“withdraw”。在不同的文化中,撤退的含义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似的。
“撤退”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在军事上有明确的含义,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不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面性是非常重要的。
1.
【撤】
(形声。从手,(chè)声。本义:撤去)。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组词】
撤酒席;撤火、 撤帘、 撤案
2.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