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06
取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取得信任”或“赢得信任”。它通常指的是通过某种行为或表现来获得他人的信赖和信心。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取信”常常用来描述角色通过诚实、勇敢或其他美德来赢得他人的信任。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取信”可能简单地指某人通过言行一致来获得他人的信任。 专业领域:在商业或政治领域,“取信”可能涉及到建立品牌信誉或政治信誉的过程。
同义词:赢得信任、建立信任、获得信赖 反义词:失去信任、破坏信任、失信
“取信”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和现代没有太大变化。它由“取”和“信”两个字组成,“取”意味着获得,“信”意味着信任。
在**文化中,信任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因此,“取信”在社会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个人关系还是商业合作。
“取信”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诚实、可靠和责任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诚实的行为取信于我的朋友和同事,这种信任的建立对我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取信”:
在时间的河流中,
我以真诚的石,
筑起信任的桥,
取信于你,
跨越误解的沟壑。
视觉上,“取信”可能让人联想到两个人握手的画面,象征着信任的建立。听觉上,可能是两个人对话时真诚的语气。
在英语中,“取信”可以对应为“earn trust”或“gain credibility”。不同文化中,信任的建立方式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通的。
“取信”是一个在各种语境中都非常重要的词汇,它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取信”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1.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