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4:08
失信的字面意思是指违背信用,不履行承诺或协议。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组织未能遵守其承诺或合同义务,导致信任受损。
“失信”一词源于汉语,由“失”和“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信”已有信任、信用的含义,而“失”表示失去或未能达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失信”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违背信用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因此,“失信”在社会中被视为严重的道德缺陷,可能导致个人或组织的社会地位下降。
“失信”通常带来负面情感,如失望、愤怒和怀疑。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可靠、不诚实的行为,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失信的情况,这让我感到失望和困惑。这种经历让我更加重视诚信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行为中坚持守信。
在诗歌中,“失信”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刻的情感:
失信如寒冬的霜,
冻结了温暖的希望。
曾经的誓言,如今化作尘埃,
在风中飘散,无处寻觅。
在英语中,“失信”可以对应为“breach of trust”或“failure to keep one's promise”。不同文化对失信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失信是破坏信任和关系的行为。
“失信”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涉及个人道德和信任,还影响社会关系和商业活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失信”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