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9:57
“偏重”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一方面或领域给予更多的重视或关注,通常意味着在多个选项或方面中,选择或倾向于某一个特定的方向或对象。
在不同的语境中,“偏重”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偏重”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已经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的教育体系中,“偏重”常常被用来描述对某一科目或技能的特别重视,这可能与的考试制度和教育理念有关。
“偏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选择和权衡,有时也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如过度偏重可能导致其他方面的忽视。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多个兴趣爱好中做出选择的情况,那时我意识到我偏重于某一项活动,而牺牲了其他的可能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画布上,我偏重于那一抹蓝,它是梦想的颜色,也是心灵的归宿。”
想象一幅画面,其中一个人站在天平的两端,偏重于一端,这可以是一个视觉上的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天平摇摆的声音,象征着选择的重量。
在英语中,“偏重”可以对应为“emphasize”或“focus on”,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偏重”的理解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通的。
通过对“偏重”的深入学,我意识到这个词在表达选择和优先级时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偏重”可以帮助更清晰地传达意图和重点。
1.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