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0:17
漏网游鱼: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从网中逃脱的鱼”,通常用来比喻那些侥幸逃脱惩罚或追捕的人或事物。它强调的是一种意外的、非预期的逃脱结果。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漏网游鱼”常用来形容那些狡猾或机智的角色,他们巧妙地避开了困境或陷阱。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某人侥幸逃脱了一次本应受到的惩罚或责任。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犯罪学领域,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成功逃避法律制裁的犯罪分子。
同义词:侥幸逃脱、逃之夭夭、逍遥法外
反义词:束手就擒、自投罗网、瓮中之鳖
“漏网游鱼”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渔民捕鱼时的常见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广泛用于比喻那些侥幸逃脱的人或事物。
在**文化中,鱼常常象征着吉祥和富足,但“漏网游鱼”则带有一种负面的意味,暗示着逃避责任或惩罚。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它暗示了一种机智和灵活,另一方面它也带有一种不公正和逃避责任的负面联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同事在项目中犯了大错,但因为管理层的疏忽,他成了漏网游鱼,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如同漏网游鱼, 在波涛中悄然滑过, 留下一串疑问的泡沫。”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条鱼在网中挣扎,最终逃脱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水波的声音和鱼尾拍打水面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ip through the net”,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漏网游鱼”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比喻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和心理现象的反映。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注意那些看似微小但可能带来重大影响的细节。
网漏于吞舟之鱼。
李靖往前飞走,真似失林飞鸟,~,莫知东南西北。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网】
(象形。“网”捕鸟兽的叫“网”,捕鱼的叫罟。笼统地说,两字没有不同。本义:捕鱼鳖鸟兽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网,庖牺所结绳以渔。 、 《广雅》-网,谓之罟。 、 《盐铁论·刑德》-网疏则兽失。
【组词】
鱼网、 网户、 网密、 网丝、 网虫、 网罛、 网罭9
3.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4.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