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3:26
词汇“漏败”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漏”通常指液体或气体等物质的泄漏,而“败”则指失败或损坏。结合起来,“漏败”可能指的是因为泄漏而导致失败或损坏的情况。
由于“漏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漏”和“败”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的失败原因。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强调细节和精确性的工程或军事领域,“漏败”可能被用来强调小错误可能导致的大失败,从而强调细节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会用到“漏败”这个词,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如讨论一个项目的失败原因时,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漏败”用于描述一个因为小错误而导致重大后果的情节,如:
由于“漏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英语中,可能可以用“failure due to leakage”或“leakage failur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漏败”这个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领域和语境中,可以用来强调小错误可能导致的大失败。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败】
(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败,毁也。 、 《诗·大雅·民劳》-无俾正败。 、 《淮南子·说林》-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 、 《吕氏春秋·尊师》-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 、 《韩非子》-法败则国乱。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败家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