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5:54
曲意奉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故意扭曲自己的意愿去迎合他人,通常带有贬义色彩。它描述的是一种为了取悦或讨好他人而放弃自己真实想法或原则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曲意奉迎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尊严或原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过于谄媚或不真诚。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际关系中的权力动态和自我牺牲行为。
同义词:谄媚、讨好、巴结、逢迎 反义词:直言、坦率、真诚、直率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例如,“谄媚”强调的是过分和低下的讨好,而“直言”则强调的是直接和真诚的表达。
曲意奉迎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曲意奉迎**可能被视为一种不诚实或不道德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原则的行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虚伪和不真诚的行为。在表达中,我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汇,因为它可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为了取悦他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这种行为让我感到不舒服,因为它破坏了真诚和信任的基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词汇:
在虚伪的舞会上,
他曲意奉迎,
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这个词汇可能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人群中低头哈腰,脸上挂着不自然的微笑。在听觉上,它可能让我想到一种不真诚的、过分甜腻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kowtow”或“toady”,它们都有迎合或讨好的含义,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曲意奉迎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理解了真诚和原则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并提醒我在表达和行为中保持真实和诚实。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3.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4.
【迎】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遇,相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迎,逢也。 、 《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以迎岁于东郊。 、 《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迎日推策。
【组词】
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