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7:36
曲徇(qū xù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曲意顺从”或“违背原则地顺从”。它描述的是一种为了迎合他人或某种情境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或真实想法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曲徇常用来描绘那些为了权力、地位或生存而不得不违背自己意愿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过于顺从、缺乏主见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曲徇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或组织中的顺从行为。
曲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相对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曲徇**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行为,因为它违背了个人的正直和原则。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原则的行为。
曲徇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软弱、不诚实和缺乏原则。它可能引发对那些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价值观的人的批评。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都遇到过需要做出选择的情况,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还是曲徇他人的意愿。这种选择往往考验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立场。
在诗歌中,曲徇可以用来描绘一个内心挣扎的人物:
曲徇风中叶,飘摇不定心。 原则如磐石,何以轻言弃?
曲徇可能让人联想到弯曲的道路或扭曲的形状,这些视觉形象传达了一种不直截了当或不自然的感觉。在听觉上,这个词可能让人想到低沉或不和谐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在英语中,曲徇可以对应到“kowtow”或“capitulate”,虽然这些词在语义上略有不同,但都表达了某种程度的顺从或放弃原则。
曲徇这个词深刻地揭示了个人在面对压力时的选择和后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曲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行为,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徇】
(形声。从彳(chì),旬声。“彳”与行有关。本义:迅速,敏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侚,疾也。从人,旬声,字亦误作徇。 、 《史记·五帝纪》。集解:“疾也,失之。”-黄帝幼而徇齐。 、 《墨子》-年逾五十则聪明思虑徇通矣。
【组词】
徇通、 徇智、 徇齐
巡行。
【引证】
《书·泰誓中》-王乃徇师而誓。 、 《史记·陈涉世家》-将兵徇蕲以东。
【组词】
徇铺、 徇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