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42:10
词汇“曲恕”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曲恕”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曲恕”可能指的是不公正的宽恕或曲解后的原谅。
由于“曲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比如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因为某种不公正的原因而选择宽恕某人。
由于“曲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人们可能会因为特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而选择曲恕,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曲恕”可能会引起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不公正和宽恕的结合,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或不安。
由于“曲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曲恕”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或道德困境。
由于“曲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视觉和听觉联想较少。
由于“曲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曲恕”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较为模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实际应用价值有限。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恕】
(形声。从心,如声。本义:恕道,体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恕,仁也。 、 《孟子》-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声类》-以心度物曰恕。 、 《贾子道术》-以己量人谓之恕。 、 《墨子经上》-恕,明也。 、 《礼记·中庸》。注:“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忠恕违道不远。 、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组词】
恕直、 恕心、 恕实、 恕道
饶恕,宽恕。
【引证】
《战国策·赵策》-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组词】
恕谅、 恕免、 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