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6:00
“曲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种具有特定用途的房间,尤其是在古代建筑中,它可能指的是用于演奏音乐或进行其他艺术活动的房间。字面意思上,“曲”可以指音乐或曲调,“房”则是房间的意思。
在文学作品中,“曲房”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如《红楼梦》中就有描述贾宝玉在曲房中听曲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古建筑研究或音乐史研究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建筑空间。
同义词可能包括“乐室”、“琴房”等,这些词汇都强调了房间的音乐或艺术功能。反义词则较难确定,因为这个词汇的特定性较强,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曲房”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音乐文化和建筑风格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和艺术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因此“曲房”这样的空间在古代社会中可能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是文人雅士交流和创作的场所。
提到“曲房”,我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风雅生活,以及那种宁静而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遇到“曲房”这个词汇,但在参观古建筑或博物馆时,可能会了解到这样的空间,从而增加对古代文化艺术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曲房深处,琴声如梦,穿越千年的风雅,在此刻重逢。”
想象一幅画面:一间古色古香的曲房,一位女子正轻抚古筝,琴声悠扬,仿佛能看见音符在空中跳跃。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曲房”的词汇,但类似的建筑空间,如音乐室或艺术工作室,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
“曲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学*和理解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些富有文化特色的词汇,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