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7:34
“冷热病”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两个主要的含义:
“冷热病”一词源于中医对某些周期性发热疾病的描述,后来逐渐被用来比喻人的情绪或行为的不稳定性。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限于医学领域。
在中国文化中,“冷热病”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的不稳定性,这种用法反映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中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重视。
“冷热病”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的情境,带来一定的焦虑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冷热病”来形容一个朋友的情绪变化,帮助其他人更好地理解他的行为模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心,如冷热病般,/ 在爱的火焰与冰霜间摇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od swings”或“hot and cold”,用来形容情绪的波动。
“冷热病”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特定意义,在日常语言中也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的不稳定性。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干工作不能犯~。
1.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2.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3.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