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1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4:17
吞气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在呼吸过程中不自觉地吸入过多的空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吞气症”。它可能是由于紧张、焦虑、消化不良或其他身体状况引起的。
“吞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通过吞咽的动作吸入空气。在古代汉语中,“吞”字有吞咽、吞没的意思,而“气”则指空气。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被用来描述一种生理现象。
在某些文化中,吞气可能被视为紧张或不自信的表现。在社交场合,人们可能会通过控制呼吸来避免吞气,以显得更加自信和镇定。
“吞气”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紧张、焦虑或不适。在情感上,它可能与压力和不安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公开演讲前感到紧张,不自觉地吞气,这影响了我的表达流畅性。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练习深呼吸来控制这种情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吞气”:
在寂静的夜里,我吞气如鲸,
深吸一口星光,吐出月色的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allow air”或“gulp air”,但在医学上,更常见的术语是“aerophagia”,指的是过度吞咽空气的现象。
“吞气”这个词汇在描述生理现象和心理状态时都非常有用。了解它的不同用法和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
1.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