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41:06
“灰汤”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种颜色呈现灰暗、混浊的液体,常见于描述含有杂质或污染的水体。字面意思是指颜色灰暗的汤状液体。
在文学作品中,“灰汤”可能用来形容环境污染或社会阴暗面,如“城市的河流变成了灰汤”。在口语中,可能用来形容某种液体看起来不干净或不新鲜,如“这汤看起来像灰汤一样”。在专业领域,如环境科学中,可能特指受到工业污染的水体。
同义词“浊水”强调的是水的不清澈,而“灰汤”更多强调的是颜色的灰暗和混浊。反义词则代表了干净、清澈的状态。
“灰汤”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灰”和“汤”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尤其是在描述环境污染时。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灰汤”常用来批评环境污染问题,反映了人们对清洁环境的渴望和对污染的担忧。
提到“灰汤”,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污染、不健康和恶劣的环境,带来一种负面情感反应,如厌恶和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河流或湖泊变成灰汤,可能会引发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行动。
在诗歌中,可以将“灰汤”用作隐喻,形容社会的阴暗面或个人的低落情绪,如:“他的心灵,如同一潭灰汤,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视觉上,“灰汤”可能让人联想到灰暗、混浊的液体,如污染的河流。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声音联想,但可以想象到描述这种场景时的沉重语调。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类似概念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不干净或污染的液体。
“灰汤”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描述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2.
【汤】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引证】
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歌声》-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清凉山。
广大貌;浩茫貌
【引证】
南朝梁·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