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45:26
词汇“灰朽”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灰”和“朽”。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灰朽”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因长时间的风化、腐蚀或老化而变得灰暗、腐朽。基本含义是指物质状态的衰败和老化。
“灰”字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灰烬,后来泛指灰色的物质。“朽”字也源自古代汉语,原指木材腐烂,后泛指物质的腐朽。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灰朽”这个词汇,用以描述物质的衰败状态。
在**文化中,“灰朽”常与历史、传统和时间的流逝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灰朽”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哀伤的感觉,联想到岁月的无情和事物的消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灰朽”来形容一些老旧的物品,如家具、建筑等,表达它们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美观。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灰朽”来描绘一幅古老的画面,如“灰朽的城墙,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
视觉上,“灰朽”可能让人联想到灰色的石墙、破旧的家具;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吹过古老建筑时发出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cayed”或“dilapidated”,它们也有类似的含义,但在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灰朽”这个词汇在描述物质状态的衰败和老化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物理状态,还蕴含了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层次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2.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