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46
词汇“[灰棂]”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灰棂”可能的字面意思和相关词汇进行分析。
“灰棂”可能是由“灰”和“棂”两个字组成。其中,“灰”通常指颜色,即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色调,或者指物质燃烧后的残留物。而“棂”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可能与窗户或栏杆的结构有关。结合这两个字,“灰棂”可能指的是某种颜色灰暗的窗格或栏杆。
由于“灰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形容古老、陈旧或带有忧郁氛围的场景。
“灰棂”的词源不详,可能是某个地区或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因为使用频率低而逐渐淡出常用词汇。
如果“灰棂”在某个特定的文化或地区中有所使用,它可能与当地的建筑风格或历史背景有关。
“灰棂”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沉静或带有一定忧郁色彩的场景,给人以深沉、内敛的情感体验。
由于“灰棂”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如果我在阅读中遇到这个词,我会将其理解为描述某种具有历史感的建筑元素。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灰棂”来营造一种古朴或忧郁的氛围:
灰棂映古墙,
岁月静流淌。
思绪随风起,
梦回旧时光。
“灰棂”可能让人联想到灰色调的画面,以及与之相关的沉静、悠远的背景音乐。
由于“灰棂”不常见,跨文化比较的例子不多。如果其他语言中有类似的词汇,可能也是用来描述类似的建筑元素或情感氛围。
“灰棂”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使用场景相对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文化或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创作中,它可能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
1.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2.
【榇】
古时指空棺,后泛指棺材。
【引证】
《说文》-榇,棺也。 、 《小尔雅》-空棺谓之榇,有尸谓之柩。 、 《左传·襄公二年》-自为榇与颂琴。 、 《清稗类钞·外交类》-送汝昌榇南归。
【组词】
扶榇归里
梧桐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