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7:51
“狂轰滥炸”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用大量的炮弹或炸弹进行连续不断的攻击。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领域或对某人进行大量的、连续的、有时可能是过度的压力或攻击。
在文学中,“狂轰滥炸”常用来形容战争场面或激烈的冲突,如“敌军对我们的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的连续不断的批评或压力,如“他最近被老板狂轰滥炸了一番”。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新闻报道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实际的军事行动。
同义词:猛烈攻击、连续打击、密集轰炸 反义词:温和对待、轻轻放过、轻轻放过
“狂轰滥炸”这个词汇源于军事术语,最初用来描述实际的军事轰炸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连续不断的压力或攻击。
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过度的批评或压力,反映了社会对过度压力和攻击的关注。在战争报道中,它也常用来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破坏、压力和混乱。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战争、冲突和过度压力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被上司“狂轰滥炸”的情况,那种感觉非常压力山大,但也促使我更加努力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战场上,我们时常遭遇狂轰滥炸,但心中的灯塔,始终指引我们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炮火覆盖的战场,烟雾弥漫,爆炸声此起彼伏。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激烈的战争电影配乐,增强这种紧张和压力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ombarded with”或“pounded with”,用来形容受到大量信息或压力的冲击。
“狂轰滥炸”这个词汇在描述连续不断的压力或攻击时非常有用,它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了解这个词汇的多种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不同的语境和情感。
天上飞机狂轰滥炸,地上发动武装大游行。
1.
【狂】
(形声。本义:狗发疯)。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引证】
《说文》-狂,狾犬也。 、 三国魏·阮籍《鸠赋》-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
【组词】
狂犬
2.
【轰】
(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轰,群车声也。 、 《史记·苏秦传》-轰轰殷殷。
【组词】
轰隐、 轰輵、 轰轰阗阗
3.
【滥】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滥,泛也。 、 《荀子·子道》-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 、 《列子·黄帝》-滥水之潘为渊。
4.
【炸】
指物体突然破裂。
【引证】
《红楼梦》-[粗磁碟子]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一经了火是要炸的。
【组词】
瓶子炸了;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