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0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06:37
对襟: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一种服装的特征,特别是传统的中式服装。字面意思是“对称的衣襟”,指的是衣服前部中间的开口,两侧的衣襟对称相合。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对襟常常用来描绘传统或古典的服饰,营造一种古朴或庄重的氛围。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对襟可能不常被直接提及,但人们会用它来描述特定的服装款式。 专业领域:在服装设计或历史研究中,对襟是一个重要的术语,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服装。
同义词:对称衣襟、对开衣襟 反义词:单襟(指只有一侧衣襟的服装)
对襟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传统的中式服装,如旗袍、中山装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具有对称衣襟特征的服装。
对襟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常与传统、礼仪和庄重联系在一起。在特定的社会场合,如婚礼、庆典等,穿着对襟的服装被视为尊重和礼貌的体现。
对襟这个词给我一种古典、优雅的感觉,联想到传统的中式美学和礼仪文化。它让我想到那些穿着对襟旗袍的优雅女性,以及那些穿着对襟中山装的绅士。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传统的中式婚礼,新娘穿着一件对襟的红色旗袍,显得非常美丽和庄重。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对襟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将对襟融入到描述传统美学的诗句中:
对襟轻启,风华绝代,
旗袍一袭,古典流芳。
对襟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那些精美的中式服装,以及穿着这些服装的人在传统音乐背景下的优雅姿态。视觉上,我想到的是那些细腻的刺绣和流畅的线条;听觉上,我想到的是古筝或琵琶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服装特征可能被称为“双排扣”或“对称开襟”,但这些词汇并不具有对襟在**文化中的特定象征意义。
对襟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服装的物理特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对襟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
1.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
2.
【襟】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引证】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泣下沾襟。
【组词】
襟袂、 襟带、 襟卫、 襟子、 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