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3:20
对调: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位置、顺序或角色的互换。基本含义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涉及到物理位置的交换、职责的互换、角色的转换等。
对调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对”和“调”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相对”和“调整”。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用于描述音乐中的调式变化,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在某些文化中,对调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在戏剧和电影中,角色对调常常用来探讨身份和自我认知的问题。
对调这个词可能引发一种变化和新奇的感觉,因为它暗示了一种秩序的打破和重建。
在日常生活中,对调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小问题,比如调整家具位置以改善居住环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对调来创造一种节奏的变化,比如:
风与叶对调了位置, 夜与日交换了时序。
对调可以联想到两个人交换位置的画面,或者在音乐中,两个旋律线的互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ap”或“switch”,它们在用法上与“对调”相似,但可能更侧重于具体的交换行为。
对调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领域。了解其基本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交流和表达中更加灵活和准确地使用这个词汇。
1.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
2.
【调】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