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3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7:42
词汇“寿期”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寿命期间,即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段。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寿期”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寿命长度,即生命持续的时间。它通常与健康、长寿、生命周期等概念相关联。
“寿期”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寿”指长寿,“期”指时间段。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气,因此“寿期”常常与祝福和尊敬联系在一起。在庆祝长寿的场合,人们会用“寿期”来表达对的敬意和祝福。
“寿期”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宝贵和时间的流逝。在思考“寿期”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长寿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谈论家族中的**时使用“寿期”,表达对他们长寿的敬意和祝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寿期”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岁月如梭,寿期如梦,
生命的烛光,摇曳不定。
想象一位**坐在摇椅上,阳光洒在他的脸上,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寿期”的宁静和安详。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用“lifespan”或“lifetime”来对应“寿期”,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寿期”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生命的持续时间,还承载了对长寿的敬意和祝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寿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时间的珍视。
1.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