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4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45:27
词汇“兼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兼城”字面意思是指同时拥有或管理多个城市。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指的是一个人或政权同时控制多个城市的情况。
由于“兼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关于君主或官员同时管理多个城市的描述。
“兼”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同时”或“一并”的意思,“城”则指城市。组合起来,“兼城”即指同时管理多个城市。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政治文献中较为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
在古代**,能够兼城而治的君主或官员往往被视为有能力、有威望的领导者。这种能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本。
对于现代人来说,“兼城”可能带来一种对古代权力结构的联想,以及对那些能够同时管理多个城市的领导者的敬佩。
由于“兼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兼城”用于描述一个虚构的强大统治者,他能够同时管理多个城市,展现出其非凡的领导力和智慧。
由于“兼城”涉及的是政治和地理的概念,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地图、城墙和宫殿,以及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音乐。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兼城”的词汇,但类似的政治概念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
“兼城”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政治和社会结构的一个侧面。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尽管在现代语言表达中可能不常使用,但它仍然是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一部分。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