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3:1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3:10:02
恭顺:形容词,指对人态度恭敬顺从,表现出尊敬和服从的态度。
恭顺一词由“恭”和“顺”两个字组成。“恭”字古已有之,表示尊敬;“顺”字表示顺从。两者结合,形成了表示尊敬和顺从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中就有“恭而安”的用法,表示恭敬而安详。
在**传统文化中,恭顺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对长辈和权威的尊敬和顺从。在现代社会,虽然个人主义和独立思考受到推崇,但恭顺在某些场合(如职场、家庭)仍然被视为必要的社交礼仪。
恭顺一词给人以正面、温和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然而,过度恭顺也可能让人感到压抑或缺乏个性。
在职场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对上司的恭顺态度让人印象深刻,但同时也感到他在某些决策上缺乏主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恭顺”来描绘一种和谐的场景:
春风恭顺地拂过柳枝,
柳枝顺从地摇曳生姿。
视觉联想:想象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人,低头鞠躬,表现出恭顺的态度。 听觉联想:听到柔和、谦卑的语气,如“是的,先生”或“我明白了,女士”。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ferential”或“obedient”,虽然也表达尊敬和顺从,但可能更强调对权威的服从。
恭顺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中都有应用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尊敬和顺从的态度,也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恭顺”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准则。
1.
【恭】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 《尔雅》-恭,敬也。 、 《礼记·曲礼上》疏-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何之所说,从多举也。 、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组词】
恭默、 恭倨、 恭恪、 恭敬、 恭和、 恭逢其盛、 恭素
2.
【顺】
(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顺,循也。 、 《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 《资治通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组词】
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 顺衽、 顺领、 顺绪、 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