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0:13
“怨入骨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怨恨深入到骨髓之中,形容怨恨极深,无法消除。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不满和憎恨,以至于这种情感深深植根于内心,难以释怀。
在文学作品中,“怨入骨髓”常用于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其深沉的怨恨和痛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端不满,尤其是在长期积累的怨恨情况下。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分析深层次的情感冲突。
同义词:恨之入骨、切齿痛恨、深恶痛绝 反义词:爱不释手、情深意重、心悦诚服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表达的情感强度和具体情境的不同,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感态度。
“怨入骨髓”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正式的书面语中。
在文化中,“怨入骨髓”反映了人们对深层次情感冲突的认知和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情感的深度和持久性,与传统文化中对情感内敛和深沉的重视相吻合。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压抑,联想到了深层次的痛苦和无法释怀的怨恨。它影响了我对复杂人际关系的理解和表达,使我更加注重情感的深度和真实性。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因为误解和沟通不畅导致的深层次怨恨,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怨入骨髓”的情感强度。这个经历让我更加重视有效沟通和情感管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怨入骨髓,心如刀割,夜夜梦回,泪湿枕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面容憔悴、眼神深邃的人,背景是阴暗的色调,传达出深沉的怨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低沉的音乐或悲伤的旋律,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te someone to the core of one's be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深度相似。
通过对“怨入骨髓”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这个成语在表达深层次怨恨时非常有力,对我来说,它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人性的一种方式。
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锜僭侈诛求,六州之人~。
1.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
2.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3.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
4. 【髓】 (形声。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