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2:25
流风遗迹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流传下来的风俗和遗留下来的痕迹”。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文化、*俗或历史**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的影响和痕迹。
在文学中,流风遗迹 常用来描绘古老文明的遗存,如古建筑、传统俗等。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传统或惯在现代社会中的残留。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则用来指代具体的历史遗迹或文化传承。
同义词:遗风、遗迹、文化遗产 反义词:新生事物、现代创新
流风遗迹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流风”指的是流传下来的风俗或*惯,“遗迹”则是指留下的痕迹或遗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流风遗迹** 常常与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它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以及对过去的尊重和传承。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强调文化多样性和历史连续性。
流风遗迹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深沉、庄重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联想往往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些历史遗址,如古城墙、古寺庙等,这些地方的流风遗迹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流风遗迹,千年一梦,
梦回吹角连营。
流风遗迹 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建筑、石碑、古乐等视觉和听觉元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对历史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ultural heritage" 或 "historical legacy",它们都强调了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遗留。
流风遗迹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历史和文化,还激发了我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探索欲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遗】
(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遗,亡也。 、 《释言》-遗,离也。 、 《易·泰》-不遐遗。 、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君惟不遗德刑。 、 《列子·说符》。注:“弃也。”-得人遗契者。 、 汉·贾谊《过秦论》-亡矢遗镞。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行若遗。
【组词】
遗簪坠屡、 遗佚、 遗逸、 遗宝、 遗简
4.
【迹】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
【组词】
浪迹天涯;人迹、 人迹罕至;迹蹈、 迹状、 迹响
留下的印子。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蟆入草间,蹑迹披求。
【组词】
痕迹;血迹;笔迹;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