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5:39
流风余韵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流动的风和残留的音韵”,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影响或风格在某个**或时期之后仍然持续存在,给人以深远的影响或美好的回忆。
流风余韵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用来形容音乐或诗歌的美妙,后来逐渐扩展到形容各种文化或艺术形式的持久影响。
在**文化中,流风余韵常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联系在一起,强调文化的连续性和深远影响。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温暖和怀旧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长河中那些不朽的文化遗产和美好记忆。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参加过一次古典音乐会,那场音乐会的流风余韵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每次听到相关的曲目都会让我回想起那个美妙的夜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流风余韵,穿越时空的旋律, 在心海中荡漾,永不消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文人墨客在山水间吟诗作画的场景,音乐方面,可以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sting impression”或“enduring influence”,但这些表达没有流风余韵那种诗意和历史感。
流风余韵 这个词汇不仅富有诗意,而且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提醒我们珍惜和传承那些美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激励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出更多不朽的作品。
卒之无有识生之才而用之者,宜其伤于情而碎于琴也。然生流风余韵,宛在丹山碧水之间,迄今登鼓山之亭,如闻其哭焉。
然而~,足以兴起后人,则惟乡先生之言行为最易入。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
4.
【韵】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
【引证】
宋·苏轼《石钟山记》-余韵徐歇。 、 《西游记》-短笛无声,寒砧不韵。
【组词】
韵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