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3:01
流风遗迹(流风遗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流传下来的风气和遗留下来的痕迹”。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文化、*俗或思想在历史上流传下来,对后世产生影响。
流风遗迹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文献,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文化传承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流风遗迹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它反映了人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重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风遗迹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的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和艺术,激发对传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流风遗迹这个词汇常用于讨论家族传统的传承,如家族的节日*俗、家训等,这些都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流风遗迹: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流风遗迹,
千年一梦,
梦回唐朝。
流风遗迹可以让人联想到古建筑、古书画、古乐曲等,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风韵。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或“传统”(tradition),它们都强调了文化在历史中的延续和传承。
流风遗迹这个词汇在描述文化传承和历史延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加深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化的深层含义。
方今天壤间,盖第一胜绝之境,有意十筑于斯,雅咏玄虚,不谈世事,起其流风遗躅。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遗】
(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遗,亡也。 、 《释言》-遗,离也。 、 《易·泰》-不遐遗。 、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君惟不遗德刑。 、 《列子·说符》。注:“弃也。”-得人遗契者。 、 汉·贾谊《过秦论》-亡矢遗镞。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行若遗。
【组词】
遗簪坠屡、 遗佚、 遗逸、 遗宝、 遗简
4.
【躅】
足迹。
【引证】
《说文》。按,迹也。-躅,钲躅也。从足,蜀声。 、 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尘游躅于蕙路。
【组词】
躅路
功绩。
【引证】
梁启超《戴东原图书馆缘起》-校长程君仲沂及奉职斯校之诸君子,低回遗躅,观感实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