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0:22
词汇“乏军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古旧或特定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乏”可以理解为缺乏、不足,“军兴”则可能指的是军事行动的兴起或军队的动员。因此,“乏军兴”可能指的是军事行动的缺乏或不足,或者指军队动员的不充分。
“乏军兴”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军事行动的缺乏或不足,或者军队动员的不充分。
由于该词汇较为古旧或特定,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乏军兴”来描述某个时期军事行动的不活跃或军队的动员不足。
“乏军兴”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军事文献或历史记载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被其他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中国,军事行动和军队动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乏军兴”可能在描述国家安全状况或军事策略时被提及。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军事力量的不足和可能的安全威胁。
由于该词汇较为古旧或特定,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乏军兴”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乏军兴”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面临外部威胁时的无力感,或者在历史小说中描述某个时期的军事状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军队动员不足或军事设施荒废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或忧郁的旋律来表达“乏军兴”所带来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乏军兴”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军事力量不足或军队动员不充分的类似表达。
“乏军兴”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军事和历史文献,但在日常语言表达中可能不太常用。
1.
【乏】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引证】
《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 、 《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 、 《仪礼·大射仪》-凡乏用革。 、 《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乏参侯道。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
2.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3.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