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4:02
词汇“乍起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文言文的表达。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乍起首”字面意思是指“突然开始”或“刚开始”。其中,“乍”表示突然或短暂,“起首”则意味着开始或开头。
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古典文学或文言文中,“乍起首”可能用来描述某个**或过程的突然开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语境中可能会出现。
“乍起首”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乍”字在古汉语中有“突然”、“短暂”的意思,而“起首”则是“开始”的古雅表达。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被更简洁或更常用的表达所替代。
在古代文学或诗词中,使用“乍起首”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作品的文雅和古典气息。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或评论中。
使用“乍起首”这样的词汇可能会给人一种古典、优雅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某些历史故事或传统文学作品。
由于“乍起首”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古典文学或参与相关学术讨论时,可能会遇到并理解其含义。
在创作一首诗或短篇故事时,可以尝试使用“乍起首”来描述某个情节的突然开始,以此增加作品的文学色彩。
想象一幅画面,描绘一个场景的突然变化,如天空乍起首的雷声,或是花朵乍起首的绽放,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达。
由于“乍起首”是一个较为特定的汉语表达,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翻译时,可能需要选择更通用的表达来传达相似的意思。
“乍起首”作为一个古雅的汉语表达,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多样性和深度,同时也能够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语境中更准确地表达思想。
1.
【乍】
(会意。小篆字形,从亡从一。本义:忽然)。
同本义。
【引证】
《广雅》-乍,暂也。 、 《孟子》-今人乍见孺子。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银瓶乍破。 、 唐·杜牧《阿房宫赋》-雷霆乍惊。
【组词】
离乍、 乍乍、 江上渔火乍明乍灭;乍冷乍热,天气很不正常
2.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
3.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