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1:54
“乏善足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缺乏好的、值得陈述的内容”。它用来形容事物或言论没有什么优点或特色,不值得特别提及或赞扬。
“乏善足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乏”(缺乏)、“善”(好的)、“足”(值得)、“陈”(陈述)四个字组成。它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对事物质量的不满或批评。它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品质的追求和对平庸的排斥。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失望和不满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聊、平淡和缺乏创意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无聊的会议或讲座,表达我对内容的不满和失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酒乏善足陈,唯余寂寞伴我身。”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空旷的房间,一盏昏暗的灯光,营造出一种乏味和孤独的氛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单调的钟声或无趣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hing to write home about”,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乏善足陈”这个成语在表达对事物不满和批评时非常有用。它简洁而深刻,能够准确传达出对平庸和无趣的反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正所谓贱体粗安,乏善足陈。
1.
【乏】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引证】
《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 、 《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 、 《仪礼·大射仪》-凡乏用革。 、 《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乏参侯道。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
2.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3.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 《易·说卦》-震为足。 、 《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 、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 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 、
【组词】
足心、 足炉、 足不出户、 足衣、 足音跫然
4.
【陈】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引证】
《说文》-陈,宛丘,舜后妫(guí)满之所封。 、 《左传·昭公八年》-陈,颛顼之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