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3:52
状态:指事物所处的状况或情况,通常用来描述人、物体或系统在某一时点的具体情形。
“状态”一词源自拉丁语“status”,意为“站立”或“位置”,后来引申为“情况”或“状况”。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state”,在法语中是“état”。
在社会学中,“状态”可以指社会地位或阶层,如“社会状态”。在法律领域,“状态”可能指法律地位或权利状态。
“状态”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静态的感觉,但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关注或改善的方面,如“不良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询问他人的状态,以表达关心或了解情况,如“你最近状态怎么样?”
在诗歌中,“状态”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界的变化,如“夜空的状态,星辰的轨迹”。
在不同语言中,“状态”的表达有所不同。例如,在日语中,“状態”(じょうたい)与中文的“状态”含义相近。
“状态”是一个非常基础且多功能的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和领域。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不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力都非常重要。
1.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
2.
【态】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態,意态也。 、 《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柔远能迩。 、 《荀子·成相》。按:“诈态也。”-人之态不如备。 、 张衡《西京赋》-尽变态乎其中。 、 《楚辞·大招》-滂心淖态。 、 傅毅《舞赋》-狗偷致态。 、 《楚辞·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 、 李渔《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 《淮南子》-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 、 唐·杜牧《阿房宫赋》-尽态极妍。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密则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