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6:52
词汇“正徒”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搜索和分析,似乎没有确切的标准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的信息。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它可能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文本中的创造性用法。
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记录,我们无法讨论“正徒”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它可能是一个特定社群或文化中的术语,或者是某个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使用。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多个例句来展示其不同用法。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列出与其相关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历史演变。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分析其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讨论其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分享与该词汇相关的个人经历或故事。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尝试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来探讨其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比较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正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总结对其的理解,也无法反思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词汇“正徒”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缺乏广泛的使用记录和明确的定义。因此,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如果“正徒”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建议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或咨询该领域的专家以获取更多信息。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