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4:14
正当:指行为或事物符合法律、道德或社会规范的要求,是合理且合法的。
“正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正”和“当”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正”指正确、端正,“当”指恰当、合适。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当”逐渐演变为表示行为或事物符合规范的含义。
在中华文化中,“正当”强调的是行为的社会认可度和道德正确性。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普遍追求正当的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正当”一词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正义、公平和合理性。它鼓励人们追求正当的行为,维护社会正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正当”来评价他人的行为,尤其是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例如,当朋友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时,我会说他的行为是正当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正当”:
正当春风拂面来, 花开满园正当开。 正当岁月正当好, 正当人生正当彩。
在英语中,“正当”可以对应为“legitimate”或“justifiable”。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正当”是一个在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中都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判断行为的合理性,还鼓励我们追求正义和公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正当”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至关重要。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