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5:13
放射线: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从放射源发出的能量或粒子流,如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等。在医学、物理学和核工程等领域中,放射线被广泛用于诊断、治疗和研究。
“放射线”一词源自拉丁语“radiatus”,意为“辐射的”,与“radius”(意为“光线”或“辐条”)有关。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词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被广泛用于描述从原子核中发射出的能量或粒子。
在20世纪,放射线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但也引发了关于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广泛讨论。例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使公众对放射线的危险有了更深的认识。
放射线往往与危险、未知和潜在的破坏力联系在一起。在个人层面,它可能引发对健康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讨论核事故或医疗辐射时。
在医疗领域,放射线检查是常见的诊断手段。例如,骨折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射线检查以确定损伤的程度。
在诗歌中,放射线可以被用作隐喻,代表穿透表面直达本质的力量:
她的目光如放射线般穿透我的灵魂, 揭示了我隐藏最深的秘密。
在不同语言中,“放射线”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应用是相似的。例如,在日语中,“放射线”(ほうしゃせん)同样指代辐射。
放射线是一个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的词汇。它不仅涉及物理和医学的精确概念,还与文化和情感层面紧密相关。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高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3.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