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38
国务委员:这是一个中文政治术语,指的是在中国国务院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官员。国务院是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委员通常是国务院的副总理级别,负责特定领域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
在政治文献和官方新闻中,“国务委员”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国务院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在口语和非正式场合,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国家政治或政府结构时。
同义词:副总理(在级别和职责上相近) 反义词:普通公务员(级别和职责上相对较低)
“国务委员”一词源于中国的政治体系,随着中国政府结构的发展而形成。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务院的结构和职能逐渐明确,“国务委员”作为国务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确立。
在中国,国务委员是国家行政体系中的高级官员,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这个职位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提到“国务委员”,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权威、责任和国家利益。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国家领导层的尊重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公民可能不会直接与国务委员打交道,但通过新闻和公共政策,我们可以间接感受到他们的工作和影响。例如,通过关注国务委员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我们可以了解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际立场。
在创作中,可以将“国务委员”作为一个角色,赋予其决策和领导的责任,通过故事情节展示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正式的会议室、国家徽章和官方文件。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严肃的演讲和官方声明。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职位可能是“国务卿”(如美国)或“部长”(如英国),虽然职责和级别有所不同,但都是国家行政体系中的高级官员。
“国务委员”这个词汇在中国政治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代表了国家行政管理的高级层面。了解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的政府结构,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务】
(形声。从力,務(wù)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同本义。
【引证】
《吕氏春秋·察今》-非务相反也。 、 《战国策·秦策一》-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 汉·贾谊《过秦论》-务耕织。
【组词】
务能、 务精、 务穑、 务法、 务本、 务外、 务纯、 务本、 务于东
3.
【委】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委随犹委蛇。-委,委随也。 、 《史记·天官书》-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组词】
委折、 委注、 委宛、 委纡、 委延、 委坠
4. 【员】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