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6:59
戒师:在中,戒师是指负责指导和监督僧侣或信徒遵守戒律的导师。戒师通常是经验丰富的僧侣,他们负责传授戒律知识,确保修行者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的戒律。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戒师常常被描绘为智慧和慈悲的象征,他们的角色是引导修行者走向正道。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戒师一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社区或讨论中,这个词会被频繁提及。 专业领域:在研究或研究领域,戒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戒律的传承和实践。
同义词:导师、师父、僧侣导师 反义词:破戒者、违规者(在**语境中)
词源:戒师一词源自术语,其中“戒”指的是的戒律,“师”指的是导师或教师。 演变:随着**的传播和发展,戒师的概念也在不同文化和地区有所变化,但其核心职责始终是指导和监督戒律的遵守。
在文化中,戒师被视为道德和精神的引领者,他们的角色在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戒师的存在有助于维护社区的秩序和纯洁性。
戒师一词通常带有一种庄严和尊敬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智慧、慈悲和纪律,是**修行道路上的重要支持者。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参与**活动或修行,戒师的角色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精神成长和道德实践。
在诗歌中,可以将戒师比喻为心灵的灯塔,指引迷失的灵魂回归正途:
戒师如灯塔, 照亮迷途心。 戒律为航标, 引领至彼岸。
视觉:戒师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年长的僧侣,身着袈裟,手持经书,面带慈祥的微笑。 听觉:戒师的声音可能是平静而有力的,他们的教诲如同悠扬的钟声,回荡在修行者的心中。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戒师的角色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职责。例如,在教中,类似的角色可能是神父或牧师,他们负责指导信徒的生活。
戒师作为中的重要角色,不仅在实践中具有核心地位,也在文化和个人成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对戒师的学*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探索**的戒律和修行方式,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1.
【戒】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戒,警也。 、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 《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 、 《左传·哀公元年》-基浇能戒之。 、 《国语·吴语》-息民不戒。 、 《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戒之慎勿忘。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知足以自戒。
【组词】
戒慎、 戒书、 戒旦、 戒守、 戒命、 戒戢、 戒诗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