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3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34:24
戒慎: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戒”意味着警惕、避免或戒除,“慎”意味着小心、谨慎。结合起来,“戒慎”指的是保持警惕和谨慎的态度,避免犯错或陷入危险。
“戒慎”这个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戒”和“慎”都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和《孟子》中,就有关于“戒”和“慎”的论述,强调在行为和思想上的谨慎和警惕。
在**传统文化中,“戒慎”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谨慎和警惕,避免犯错。这种态度在儒家思想中尤为重要,被视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
“戒慎”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在面对重要决策时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冲动行事。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在工作中保持戒慎,特别是在处理敏感信息或进行重要谈判时,这种态度帮助我避免了多次潜在的错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戒慎”:
在夜的深渊边,我戒慎地行走,
每一步都踏在谨慎的石上,
星光下,我守护着内心的灯,
不让一丝风,吹灭了希望。
想象一个侦探在黑暗的街道上戒慎地行走,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错过任何线索。这种场景可以通过紧张的音乐和昏暗的灯光来增强视觉和听觉的感受。
在英语中,“戒慎”可以对应为“caution”或“prudence”,虽然这些词在细微的语义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谨慎和警惕的概念。
“戒慎”这个词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非常重要,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保持谨慎和警惕。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更加意识到在面对各种情况时保持冷静和理性的重要性。
1.
【戒】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戒,警也。 、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 《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 、 《左传·哀公元年》-基浇能戒之。 、 《国语·吴语》-息民不戒。 、 《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戒之慎勿忘。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知足以自戒。
【组词】
戒慎、 戒书、 戒旦、 戒守、 戒命、 戒戢、 戒诗
2.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