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0:22
戒断: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停止或减少对某种物质(如药物、酒精、烟草等)的依赖或使用的过程。在医学上,戒断也指身体对某种物质依赖后突然停止使用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如戒断症状。
“戒断”一词源于汉语,其中“戒”意味着避免或停止,“断”意味着切断或终止。在医学领域,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描述成瘾治疗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戒断常常与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控制联系在一起。社会对成瘾问题的认识增加,使得戒断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话题。
戒断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毅力和自我挑战的联想,同时也可能带来对痛苦和困难的情感反应。
个人经历中,戒断可能与个人或亲友尝试戒除某种不良习惯或成瘾行为的故事相关。
在诗歌中,戒断可以被用来象征个人成长和自我超越的过程:
在戒断的夜里,星光指引我前行, 每一步,都是对旧日的告别。
视觉上,戒断可能与清空的药瓶、熄灭的香烟或空荡的酒杯联系在一起。听觉上,可能与安静的房间或深呼吸的声音相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detox”或“withdrawal”,德语中的“Entwöhnung”,都有类似的含义,但具体用法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戒断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涉及医学和心理学领域,也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健康紧密相关。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理解成瘾及其治疗过程。
1.
【戒】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戒,警也。 、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 《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 、 《左传·哀公元年》-基浇能戒之。 、 《国语·吴语》-息民不戒。 、 《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戒之慎勿忘。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知足以自戒。
【组词】
戒慎、 戒书、 戒旦、 戒守、 戒命、 戒戢、 戒诗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