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1:18
动漫:这是一个由日语“アニメーション”(Animation)缩写而来的词汇,特指日本的动画作品。它结合了“动画”和“漫画”的元素,通常指的是基于漫画改编的动画,或者是具有特定风格和叙事方式的动画作品。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动漫可能被用作一种文化现象的描述,或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探讨。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动漫常被提及作为娱乐话题,或者在讨论个人兴趣时出现。 专业领域:在动画制作、艺术设计等领域,动漫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动画作品。
同义词:动画、卡通(但“卡通”通常指更广泛意义上的动画,不一定特指日本风格) 反义词:真人电影、实拍剧集
词源:动漫一词源于日语“アニメ”(Anime),是“アニメーション”(Animation)的缩写。 演变:随着日本动画在全球的流行,动漫一词逐渐被国际接受,并特指具有日本特色的动画作品。
意义和影响:动漫不仅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它影响了服装、音乐、游戏等多个领域,并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了大量的粉丝群体。
情感反应:动漫常常与青春、梦想、冒险等积极情感联系在一起。 联想:提到动漫,可能会联想到色彩鲜艳的画面、复杂的剧情、以及独特的角色设计。
经历或故事:在大学时期,我参加了一个动漫社团,我们一起观看新番,讨论剧情,甚至尝试制作自己的短片。
诗歌:
在动漫的世界里,
梦想与现实交织,
色彩斑斓的画面,
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视觉联想:动漫通常与精美的画面、动态的场景和独特的角色设计相关联。 听觉联想:动漫的主题曲和背景音乐常常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在英语中,“anime”直接对应日语的“アニメ”,而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翻译或解释。
理解:动漫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日本的社会和文化特点,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要性: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动漫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同时也是学习日语的一个有趣途径。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