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0:01
动物油 是指从动物体内提取的油脂,通常通过熬煮、压榨或萃取等方法获得。这些油脂可以来自动物的脂肪组织,如猪油、牛油、羊油等,也可以来自鱼类,如鱼油。动物油在烹饪中常用作食用油,也用于制作肥皂、蜡烛等工业产品。
动物油一词源自拉丁语“adeps”,意为脂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英语中的“animal oil”和中文中的“动物油”。
在不同的文化中,动物油的使用和看法各异。在一些传统社会中,动物油是重要的烹饪材料,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健康意识的提高,植物油逐渐取代了动物油的地位。
动物油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烹饪的传统味道,也可能因为其高饱和脂肪含量而引起健康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动物油可能用于制作特定的传统菜肴,或者在健康饮食的选择中被避免。
在诗歌中,动物油可以被用来比喻温暖和滋养,如“家的味道,如动物油般温暖而醇厚”。
动物油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金黄色的油脂在锅中融化,听觉联想可能是油脂在锅中滋滋作响的声音。
在不同的文化中,动物油的使用和看法差异显著。例如,地中海地区更倾向于使用橄榄油,而亚洲部分地区则传统上使用猪油。
动物油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涉及烹饪和食品科学,还与文化传统和健康观念紧密相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动物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相关概念和情感。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油】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