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5:12
戛釜撞瓮(jiá fǔ zhuàng wè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敲打锅和坛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声音嘈杂刺耳,通常比喻说话或做事粗鲁、不文雅,或者形容环境嘈杂、混乱。
在文学作品中,戛釜撞瓮常用来形容战场上的喧嚣或市井的嘈杂。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说话粗鲁无礼。在专业领域,如音乐或声学,它可能用来描述不和谐的声音。
同义词:嘈杂、喧哗、吵闹 反义词:宁静、安静、平和
戛釜撞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古代的生活场景有关,特别是与厨房或市集的声音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物理声音,也用来形容行为或言语的不和谐。
在传统文化中,戛釜撞瓮**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懂得礼仪和文雅的人。它反映了社会对于和谐与秩序的追求,以及对于粗鲁行为的反感。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混乱和无序。在表达时,我可能会用它来描述一个我不喜欢的环境或人的行为。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遇到了一群大声喧哗的人,他们的行为让我想起了戛釜撞瓮这个成语,感觉非常不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初露,鸟鸣如戛釜撞瓮, 唤醒沉睡的村庄,迎接新的一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繁忙的市场,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戛釜撞瓮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金属碰撞的声音,或是人群的嘈杂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cacophony of sounds”,用来形容声音的混乱和不和谐。
戛釜撞瓮这个成语虽然描述的是声音,但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行为和环境的混乱。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我不喜欢的场景或行为。
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为戛釜撞瓮耳。
反复吟咏数十过,有不知涕之何从者。粗心人读之,~,何由识其真哉!
1.
【戛】
(会意。从首(shǒu),头,从戈。合起来指杀头的兵器。①本义:戟,一种兵器②敲击,弹奏)。
轻轻地敲打。
【引证】
《书·益稷》-戛击鸣球。
【组词】
戛玉敲金、 戛击、 戛玉
2.
【釜】
(形声。从金省,父声。本义: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或陶制的)。
同本义。
【引证】
曹植《七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组词】
釜中生鱼、 釜鱼假息、 釜底游魂、 釜鬲
3.
【撞】
(形声。从手,童声。本义:撞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揰,作摐。-撞,丮捣也。 、 《礼记·学记》。犹击也。-善待问者如撞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摐金鼓。 、 张衡《东京赋》-撞洪钟。 、 《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4.
【瓮】
(形声。从瓦,公声。本义: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罋,汲缾也。 、 《广雅·释器》-瓮,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