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4:13
“戟戈”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戟”和“戈”。在古代,“戟”是一种长柄武器,具有矛和斧的特点,可以刺击和砍劈;“戈”则是一种长柄的钩状武器,主要用于钩拉和砍击。因此,“戟戈”字面意思是指这两种武器,通常用来泛指古代的兵器或战争。
在文学作品中,“戟戈”常用来象征战争、冲突或武力。例如,在古代诗词中,它可以用来描绘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术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和军事学,“戟戈”被用来具体指代特定的古代兵器。
“戟”和“戈”都是古代汉语词汇,源自古代的兵器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逐渐被用来象征更广泛的概念,如战争和冲突。在现代汉语中,“戟戈”虽然不常用于日常对话,但在文学和学术领域仍然保持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在**文化中,“戟戈”与古代战争和英雄主义紧密相关。它常常出现在关于古代战争的叙述中,象征着勇气、力量和牺牲。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组织和战争文化。
“戟戈”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庄严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战士的英勇和牺牲。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与历史和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唤起对过去的尊重和敬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历史博物馆中看到过真实的戟戈展品,那次经历让我对古代兵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戟戈”:
烽火连三月,戟戈映日红。
英雄血未冷,战鼓声犹隆。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战场上,战士们手持戟戈,尘土飞扬,战鼓声震天。这样的场景不仅在视觉上震撼,也在听觉上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激烈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sword and shield”(剑与盾)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代表了战争和保护。
“戟戈”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古代兵器的名称,也是战争和英雄主义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尊重。
1.
【戟】
(会意。从戈,从榦(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同本义 。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引证】
《说文》-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 、 《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戟广寸有半。 、 《诗·秦风·无衣》-修我矛戟。 、 《史记·项羽本纪》-交戟之卫士。 、 《广东军务记》-刀戟纵横。
【组词】
戟戈、 戟盾、 戟牙、 戟吏
2.
【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引证】
《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 、 《书·顾命》-执戈上刃。 、 《书·牧誓》-称尔戈。 、 《考工记·冶氏》-戈广二寸。 、 《楚辞·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