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51
戛玉鸣金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戛玉”和“鸣金”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敲击玉石发出清脆的声音,敲击金属发出响亮的声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或者比喻文辞优美,音韵和谐。
在文学作品中,戛玉鸣金 常用来形容诗词的音韵美,如“其诗如戛玉鸣金,令人心旷神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音乐、文学评论中,它是一个形容声音或文辞美妙的恰当词汇。
同义词:
反义词:
戛玉鸣金 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对声音美感的描述。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诗词或音乐的美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仍保持其原有的美学意义。
在文化中,声音的美感一直被高度重视,戛玉鸣金 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和谐音韵的追求。在古代,诗词和音乐是文人雅士的重要修养,因此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戛玉鸣金 给人以高雅、清新的感觉,联想到的是优美的音乐、诗词,以及和谐的自然声音。这种词汇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戛玉鸣金来形容一首好听的歌曲或一篇优美的文章,以此表达我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赞赏和喜爱。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过柳梢头,
戛玉鸣金声悠悠。
诗心荡漾如波澜,
墨香飘溢满书楼。
戛玉鸣金 可以联想到清脆的玉石敲击声和响亮的金属撞击声,这些声音可以与自然界中的溪流声、鸟鸣声相媲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ike a silver bell" 或 "like a well-tuned instrument",这些表达也用来形容声音的悦耳和和谐。
戛玉鸣金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体现了*文化对音韵美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语言的韵味和表达的深度。
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我有清风劲节之标,~之韵,用分一半,少答殷勤。
1.
【戛】
(会意。从首(shǒu),头,从戈。合起来指杀头的兵器。①本义:戟,一种兵器②敲击,弹奏)。
轻轻地敲打。
【引证】
《书·益稷》-戛击鸣球。
【组词】
戛玉敲金、 戛击、 戛玉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3.
【鸣】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鸣,鸟声也。 、 《管辂别传》-鸟兽之音曰鸣。 、 《易·中孚》-鸣鹤在阴。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 、 《诗·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 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
4.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