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2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28:05
词汇“乏月”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语境下的用词。根据字面意思,“乏”通常表示缺乏、不足,而“月”则指月亮或月份。因此,“乏月”可能指的是月亮不够明亮或月份中缺乏某种特征的状态。
由于“乏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乏”和“月”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月亮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常常与情感、节日(如中秋节)和诗词联系在一起。因此,“乏月”可能在某些诗词或文学作品中用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意境。
由于“乏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不太容易遇到相关的经历或故事。但如果在一个文学讲座或诗歌朗诵中听到这个词汇,可能会对它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产生共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乏月的夜晚,
星辰也隐去了光芒,
我的心,如同这暗淡的天空,
寻找着那一丝不灭的希望。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月亮的状态来传达类似的意境,如英文中的“dim moon”或“faint moonlight”。
“乏月”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艺术表达中具有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对于提升文学素养和语言美感有重要作用。
1.
【乏】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引证】
《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 、 《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 、 《仪礼·大射仪》-凡乏用革。 、 《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乏参侯道。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