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5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53:13
词汇“搴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可能是一个误拼或非常用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正确词汇“牵手”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牵手”字面意思是指两个人手拉手,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情侣、朋友或家人之间的牵手。
“牵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字面意思即为手拉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不仅指实际的动作,还扩展到象征性的意义。
在许多文化中,“牵手”都是一种表达亲密和信任的方式。在西方文化中,情侣之间的牵手尤为常见,而在东方文化中,牵手也可能表示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牵手”通常带有一种温馨和安全感,让人联想到亲密无间的关系和共同面对生活的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牵手”可能是一次浪漫的约会,也可能是在困难时刻朋友的支持。
在诗歌中,“牵手”可以用来描绘爱情的甜蜜:
月光下,我们牵手漫步,
星辰见证了我们的誓言。
看到“牵手”的画面,可能会联想到温馨的背景音乐和柔和的灯光。
在不同文化中,“牵手”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牵手可能更多地表示亲情,而在其他文化中则更多表示爱情。
“牵手”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搴】
(形声。从手,寒省声。本义:拔取)。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搴,取也。 、 《后汉书·杜笃传》-搴旗四麾。 、 《史记·刘敬叔孙通传》-斩将搴旗之士。 、 《晏子春秋》-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搴大旗者。
【组词】
搴旗、 搴须、 搴条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