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2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23:34
词汇“放枭囚凤”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短语。
“放枭囚凤”字面意思是指释放凶猛的枭鸟,囚禁高贵的凤凰。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错误的赏罚或处理事情的不当,即该受到惩罚的没有受到惩罚,而该受到保护的却受到了伤害。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社会不公或政治腐败。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表达对某人处理事情方式的不满。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正义和公平的问题。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对自然界动物的象征性理解。枭通常被视为凶猛和不吉利的象征,而凤凰则是吉祥和高贵的象征。
在**文化中,凤凰和枭分别代表了美好与邪恶,这个成语因此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不公和失衡的感觉,可能会引起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思考和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处理方式,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不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放枭囚凤世所嗤,正义何时能昭彰?”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只凶猛的枭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而一只美丽的凤凰却被囚禁在笼中。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释放狮子,囚禁羔羊”,但这种表达不如“放枭囚凤”在**文化中那么深入人心。
“放枭囚凤”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追求公正和公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会讨论。
耽与议郎曹操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鸮枭而囚鸾凤。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枭】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猫头鹰。
【引证】
《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 、 《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用一枭破镜。 、 《诗·大雅·瞻卬》-为枭为鸱。 、 《汉书·司马相如传》-射游枭。 、 《汉书·郊祀志》-鸱枭群翔。 、 唐·白居易《凶宅》诗-枭鸣松桂枝。
【组词】
枭奴、 枭獍
3.
【囚】
(会意。从人在囗(围)中。本义:拘禁、囚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囚,系也。 、 《尔雅》-囚,拘也。 、 《诗·鲁颂·泮水》-在泮献囚。 、 《史记·始皇纪》-斯率囚。 、 司马迁《报任安书》-韩非囚秦。 、 《韩非子·难四》-景公乃囚阳虎。 、 唐·李朝威《柳毅传》-泾水之囚之至矣。
【组词】
囚阱、 囚解、 被囚;囚奴、 囚拘、 囚桎
4.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