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01:00
“放横”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放任自己横行霸道,不讲道理。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的行为不受约束,表现出蛮横无理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放横”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性格或行为,如“他在这个小镇上放横惯了,没人敢惹他。”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如“你不能这样放横,大家都看着呢。”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但如果涉及到管理或领导行为,也可能用到。
同义词:蛮横、霸道、无理、嚣张 反义词:谦逊、礼貌、和善、温和
同义词中,“蛮横”强调的是粗鲁和不讲理,“霸道”强调的是强权和控制,“无理”强调的是缺乏合理性,“嚣张”强调的是过分自信和傲慢。反义词则体现了与“放横”相反的品质和行为。
“放横”这个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放”和“横”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放”有放任、放纵的意思,“横”则有横行、不正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放横”通常被视为负面行为,因为它违背了社会和谐与道德规范。在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秩序的文化背景下,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放横”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不道德的行为。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权力滥用、社会不公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放横”,我们可能会选择避开或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片土地上,谁敢放横?正义的剑,终将斩断恶的藤。”
视觉上,“放横”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傲慢无礼的人,或者是一幅描绘权力斗争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严厉的训斥声或抗议的呼喊。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ully”或“tyrant”,它们也传达了类似的无理和压迫的含义。
“放横”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它提醒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应保持谦逊和尊重他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